平面圖片為何會有立體感呢? 我根據網路爬文的知識,學習素描繪畫的知識,自己的拍攝經驗,再加上與手札異言堂同好的討論,我針對[立體感的成因]、[物體的型態]、[構圖與視角]、[視覺焦點]這四個方面分析,希望了解原理後,能夠對拍攝技巧有所幫助:
1
立體感的成因
要談立體感就必須先從立體感的定義開始,曾經有人做實驗,讓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爬過虛幻的[視覺懸崖],並研究嬰兒的反應,結果發現多數的嬰兒都不敢爬過去,藉以論斷立體感是天生的,但我認為嬰兒從出生到能爬,至少三個月以上,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已讓嬰兒的視覺從生活經歷中建立了基本的立體空間觀念,足夠讓他判斷高低深淺的空間關係;假設有一個人從小先天性失明,長大後眼睛治癒了,張開眼睛第一眼就拿一張我們公認最有立體感的圖給他看,我猜想他ㄧ定不認為有立體感,他應該連立體感是什麼都不知道;另外在我們還在讀國小沒有學會三次元空間的幾何繪圖時(如圖一),可能會理解為數條黑線的聯接,而看不出是立體方形與圓柱體。
圖一
圖二
由以上的三個例子,個人覺得立體感的成因應該是[人眼]從[生活經驗]與[教育學習]中逐漸建立起來的[空間概念]。而平面圖片讓人之所以看起來有立體感,就是因為與人眼在看三度空間時的感覺越接近就越有立體感。
2
物體型態
光線照射在物體上,反射出的光線再進入人眼,人眼因而出現物體的形狀、質感、縱深、陰影的影像,然後大腦再依據[生活經驗]與[教育學習]的判讀,而有了物體型態的立體概念。
2.1
形狀(輪廓、線條)
輪廓即物體外圍之線條,可突顯主體的型態和特色。輪廓線亦可區隔物體並表現造型風格,輪廓太寬或寬粗一致時具有漫畫及卡通人物的風格;輪廓線如有中斷或未連接時會有畫面視覺分散感,並使主體與背景不分的感覺。以上圖(圖一)與(圖二)的差別來看,(圖一)因為黑色的線條與白色的底形成強烈對比,而使輪廓遠比(圖二)的輪廓更清晰,是否讓人覺得比較有立體感呢? 綜合上述,就輪廓線條分析如下:
u
同一平面上之輪廓線,輪廓線之深淺色階的適時表現,可以增加立體及活潑感。
u
物體較靠前方之輪廓,會有較後方之輪廓深暗(前深後暗)的現象,後方物體的輪廓若與較前方之輪廓色階形成強烈對比,就會有較強的立體感與透視感。
u
二物前後重疊時,其相交之輪廓線若有較深的邊界線調色階,可以產生區隔,而較有層次感與立體感。
u
主題清晰,背景模糊可讓輪廓線條明顯而具有立體感(例如淺景深)
2.2
質感(逼真)
物體受光的照射因光照遠近、角度會形成亮暗的明暗變化,而此由亮到暗的變化即稱為色階。一般數位CCD明暗色階由黑至白分為256階(Munsell),照片的色階階調紀錄愈多,則其所能表現出的立體及空間感就愈佳。色階明暗對比差距愈大者,物體顯得突出而前進;明暗對比愈小者,則物體顯得後退,而物體在前或後、是凹或凸的空間感就是靠色階的表現。影響色階及細節表現的因素如下所述:
u
光線
光線品質好時,可以描繪物體的細微明暗細節(色階),好的光線角度可以增加物體的明暗對比,正確的曝光才能攝取最多的色階與細節。
u
鏡頭
自然光線的品質與天候有很大的關係,大部分不太差的鏡頭在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時都會有好表現,但是光線不好時,差一點的鏡頭就無法忠實呈現出細微的色階變化。
u
底片
動態範圍(代表最暗與最亮的範圍)越大,越有立體感,正片所能紀錄的動態範圍大於負片,負片所能紀錄的動態範圍大於CCD、CMOS,動態範圍越大,記錄的色階也會越多,色階
越多就越有立體感。
u
片幅 在底片機的時代,120 相機由於片幅比135相機大,具有記錄更多細微色階變化的功能,因此符合[色階]造成立體感的原理,但是在DSLR時代這個原則不一定存在,因為CCD越大片並不代表畫數會越高,畫數越高也並不一定代表畫質越好,紀錄的色階也不一定會比較多,這是由於科技進步的落差所造成的,理論上當科技發展成熟時,片幅較大的CCD/CMOS能放進去的畫素與色階細節還是會比較多。
2.3
縱深
拍攝靜物時擺放靜物的桌面,根據透視和空氣遠近法的視覺原則,桌面(視平面)前方至後方色階應由淺至深,即桌前(前景)色階淺,桌後(遠景)色階深,如此方能呈現出畫面的立體和空間感;而根據光源距被拍攝物遠近的不同,桌前(前景)至桌後(遠景)色階的變化明暗階調亦有所不同,光源距被拍攝物愈遠,色階的變化階調愈小。
2.4
陰影
有了明確的光源照射在物體上,即會有色階的漸層變化,亦會有陰影的出現,即光、色階、陰影的關係是密切而共生的。陰影包含了陰(暗面Shade)與影(Shadow),而影響陰與影變化的因素是光源與被拍攝物間距離的大小,也就是說陰影的大小、明暗、長短的變化,讓人有了光源與物體的距離、角度的概念,這其中的變化原則說明如下:
u
光源距離物體愈近,暗面與影子就愈小,色階也愈清晰;相反的,光源距離物體愈遠,或有多重光源時,則暗面與影子就愈大,色階也愈模糊。
u
形體在最接近投射影子面的部分,影子較清晰,距離愈遠的部分則愈模糊。
u
「陰」與「影」色階的關係,要以「影」較「陰」影子為深,即畫面中影子為所有色階最深的部分。
影子的長短深淺是一種人眼產生立體感與空間感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自然界的物體很難有直線或幾何圖形出現(除非是人為景觀),而人眼所處的視角也很難正好將所有景物的形狀都看出是立體的,而且也會因為視角、反光、沒有細節等因素而產生錯覺,這個時候如果有陰影,很自然的會成為讓人覺得有立體感的重要參考依據。
3
構圖與視角(透視原理
)
當我們拿起相機在構圖時,由於視角的問題,會讓照片中的每一個物體讓人產生距離遠近感,視角越大,遠近位置不同的兩個物體,看起來大小的差距就會越大,而這種物體與物體間的距離關係,我們可以用透視原理來解釋,分析如下:
3.1
幾何透視
線性透視,(也稱線條透視、幾何透視)是根據光學和數學的原則,在平面上用線條來圖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學;按照消逝點的不同,分為平行透視(一個消逝點)、成角透視(兩個消逝點)和斜透視(三個消逝點)。
3.2
比例透視(這是由人眼的視角形成的規律與常識),
因為透視現像是遠小近大,所以也叫"遠近法",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體型相同的物體,距離近的時候,視覺影像較大,遠時,則小;距離較近時,寬度相同的物体視覺影像較寬,遠時,則窄。其表現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u
體積相同的物體,距離近時,視覺影像較大,遠時,則小。
u
距離較近時,寬度相同的物體視覺影像較寬遠時,則窄。
u
位於視平線以上的物體,近高遠低。
u
位於視平線以下的物體,近低遠高。
u
眼睛與物體的距離越近,透視視角會越大,視角越大,遠近位置不同的兩個物體,看起來大小的差別就會越大,這點與相機相關的因素有二:
片幅大小:
片幅越大,在相同的焦段相同的構圖下,鏡頭可以比片幅較小的相機更貼近主題或前景,鏡頭越貼近主題或前景,可以產生的透視視角越大,透視視角越大越有立體感。
鏡頭焦段:
廣角鏡焦段越短,在相同的構圖下,鏡頭可以更貼近主題或前景,鏡頭越貼近主題或前景,可以產生的透視視角越大,透視視角越大,遠近位置不同的兩個物體,看起來大小的差別就會越大,大小差別越大看起來越有立體感。
3.3
空氣透視
空間場景中的物體,距離視點越近越清晰,越遠則越模糊,因為空氣阻隔,同樣顏色的物體距離近則色彩鮮明,距離遠則色彩灰淡
。
4
視覺焦點
[
視覺焦點]這個字眼經常會讓人誤會是構圖學中最吸引人的焦點,這裡的[視覺焦點]指的是鏡頭或眼睛對焦最清晰的一點,所有畫面中的景物會隨著距離[視覺焦點]遠近的影像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清晰度,而[景深]與[像場彎曲]都是這種現象的成因之ㄧ。
當我們到北海道、青藏高原,看到了開闊的場景,人的瞳孔自動縮小光圈,焦距定在無線遠,但一定會有[一眼看不完]的感覺,因為除了視覺焦點附近,其他的影像都會隨著離開視覺焦點的遠近而逐漸模糊。這個物理現象深植每個人的腦海,在立體感的成因是[人眼]從[生活經驗]與[教育學習]中逐漸建立起來的[空間概念]的定義下,當我們看到一張中間清楚而周邊模糊的照片,會讓人覺得比較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真實現象,而覺得比較有立體感。有關視覺焦點與立體感的分析如下:
4.1
像場彎曲
u
經常看到一些鏡頭測試報告,會有以下的內容出現,在大光圈之下,鏡頭中央位置與周邊通常解像力會有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像場彎曲],因為球面鏡造成了焦距成像並不會在一個平面上形成,但是底片或CCD、CMOS卻是平的,導致底片周圍會有輕微失焦的現象,而使底片周邊擷取畫面的清晰度不如中央。
焦段 位置 最大光圈 光圈
F8 14mm 中央 優異 優異
14mm
周邊 良好 優異
18mm
中央 優異 優異
18mm
周邊 普通 優異
u
人的眼睛成像原理其實與球面鏡相同,當我們在注視某一點時,焦點以外的畫面清晰度是遞減的,例如當我們在看書的時候,ㄧ定只有焦點附近的字是清楚的,除非眼球轉動,否則週邊只能看到模糊的字。
u
這種周邊模糊的效果很像景深的焦距外成像,但景深要有距離遠近才會發生,像場彎曲即使是相同的距離,視野邊緣也會不清晰。
4.2
景深
有許多人會認為短景深所產生的焦點外成像並不能算是立體感的表現,這只是模糊的散景把主題更突顯出來,但淺景深的圖片中經常出現主題好像要跳出散景的這種感覺我覺得真的很立體,很震撼、很迷人。而當我確認立體感的成因是 [ 人眼 ] 從 [ 生活經驗 ] 與 [ 教育學習 ] 中建立起來的 [ 空間觀念 ] 的條件是成立的情況下,我試著模擬以下幾種生活現實狀況,確立了景深應該也是一種產生立體感的成因:
u
請试著將視覺焦點注視在螢幕的某一個字,然後用報紙遮在離眼睛很近的地方,使視野可以涵蓋報紙、螢幕、螢幕外的遠景,這時候你一定會發現報紙是模糊的,背景也是模糊的,螢幕邊緣也比較模糊,只有字是清楚的。前景與背景模糊,這是人眼的 [ 景深 ] 現象,因為人的瞳孔就是光圈,螢幕邊緣是模糊的這是人眼的 [ 像場彎曲 ] 現象。
u
離螢幕遠一點,把眼睛的焦點放在整個螢幕上 ( 不是放在螢幕上的某一個字 ) ,同樣在眼前放一張報紙,讓視野可以涵蓋報紙、螢幕、螢幕外的遠景,這時你會發現所有螢幕的字都看不清楚,但螢幕是清楚的,螢幕邊緣也很清楚,報紙是模糊的,遠景如果夠遠也會是模糊的。這個例子說明與眼睛距離相同的焦點平面 ( 這裡指螢幕 ) 如果佔視野面積不夠大時,是不會有明顯的 [ 像場彎曲 ] 現象發生的。同時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為什麼螢幕越大越有立體感,因為一眼看不完 ( 也就是說有像場彎曲現象 ) ,如果我們看的是一張 4x6 的小照片,就不會有明顯的 [ 像場彎曲 ] 現象。這時候如果拿兩張 4x6 相同取景的照片,ㄧ張中間清晰邊緣較不清晰,另一張中間到邊緣都很清晰,我想第一張照片應該比較有立體感。
4.3
殘影
當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視覺焦點放在對街的一個美女身上,這時對於眼前疾駛而過的車輛是否是模糊的 ? 這就是殘影現象,因此當我們用相機的慢速快門將焦距鎖定在對街的美女時,從眼前快速通過的車子也會產生模糊的影像,這種感覺與人眼的殘影現象相同,也因此讓人眼在看照片上的車子與美女時產生並非在同一個平面的距離感。
感謝在異言堂有參予討論的同好前輩,由於你們的補充與指正,讓我能順利完成本文。 以下是手札[異言堂]有關的討論內容,看完可以幫助瞭解本文:
http://forum.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TopicId=126576&ForumId=19&ParentLink=http%3a%2f%2fforum.photosharp.com.tw%2fFORUM%2fTopicList.aspx%3fForumId%3d19
想知道[如何拍照才會有立體感?]的話,請繼續參閱以下路徑:
http://blog.photosharp.com.tw/BLOG/Article.aspx?m=sufen847888&id=4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