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城市,多樣化的愛之河,有浪漫還帶點五光十色的迷離感.....這就是愛河。一條連結戀人心裡的河....
五福三路的愛河橋(又稱高雄橋),很多人都以為中正橋是愛河橋,可能是燈光比較炫的原因吧!它是溝通鹽埕、哈瑪星及苓雅寮(三多商圈一帶)的要道。 早期愛河兩岸以擺渡為主,在今高雄橋及中正橋附近皆有船渡。中正橋以下的河道約有二百餘公尺,是現今的二倍寬。日據初期,鹽埕人林賞向政府申請搭建了一座竹橋,名為「苓仔寮橋」,因屬私人搭設,過橋需收費,是為現今高雄橋的前身。在1912年至1937年的高雄港第二期築港工程期間,填築瀨南鹽場(今鹽埕區)時,日治政府改以木頭搭建,加寬橋中央的橋墩間距,以配合愛河的濬深,便利小型船隻的通行,並改稱「高雄橋」。光復後,1953年改建為寬8.4公尺的鋼筋混凝土橋。1965年擴建成寬25公尺,長115.26公尺,擁有九個橋孔的鋼筋混凝土橋。1982年再度改建成寬30公尺,長115公尺的三孔鋼樑結構橋。
波光掠影話當年,一條史前的河流當年甚至曾經可以上溯直達現今鳳山的河流,歲月在它身上妝扮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