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過580EX的閃燈持續時間後,我又把瞄頭指向了平常在使用的棚燈之上。目前手上共有三台Elinchrom 600RX,當初會考慮Elinchrom的原因不外乎是品牌知名度與豐富的配件。然而入手後也沒讓我失望過,這台的確是Elinchrom的高階機種,出力穩定色溫變化少又支援wirelss control & trigger,極適合室內棚拍使用。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閃燈持續時間較長(1/2050秒 t.5 @ 1:1)與可調段數不夠多(6級至1/32出力),不過這些是我個人對靜物攝影的要求,對付室內時尚攝影則是綽綽有餘,國外的知名攝影師也都愛用這款棚燈。
這次的測試組合如下圖,一台600RX加上snoot(束光筒)集中光線,將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以photoconductive mode模式做量測(逆向偏壓6V)。量測的儀器是一台GW Instek示波器,有60Mhz頻寬與2M point記憶體和1G/s取樣頻率。
測試結果如下:

1/32出力 t.1 = 1/621s 最小出力的持續時間達1/621秒,而且也沒有cut-off的現象。這說明了600RX並非IGBT的設計,而是每一次觸發皆完全放電,差別在於蓄電的電壓有經過精密IC線路控制,所以可達到0.1 stop的出力調整。
1/16. t.1 = 1/568s 波型與1/32一樣,但是請注意振幅已經從448mv提升至732mv了,代表功率提升一級。
1/8. t.1 = 1/444s 抱歉,這張截圖忘了切換成數據圖,據推測有950mv左右。

1/4. t.1 = 1/446s 1/4出力時很特別,閃燈持續時間竟然跟1/8時相同! 能量加倍,電壓來到2.05 peak。

1/2. t.1 = 413s

1:1全出力 ,t.1=1/328s 隨著出力增加,閃燈持續時間反而變慢,這跟一般傳統棚燈隨著出力增強、持續時間縮短的特性背道而馳。老實說,我實在想不出原因為何?
以下是將cursor置於t.5的大略位置,讀出持續時間為1/793s(大約1/800秒),也與一般認知t.5 = 3 x t.1不同,大概只有兩倍的t.1而已。

後記
Elinchrom 600RX閃燈具有很奇妙的特性,與當初想像中的結果差異甚大,尤其是全出力的時候。600RX雖是目前Elinchrom的高階機種,其內部控光機制仍是屬於傳統設計,不敵IGBT型棚燈,600RX不但持續時間特短(超過1/10000是家常便飯),色溫也能控制在嚴格的範圍。為了做比較,我也拿600RX拍了一張liquid splashing,各位可以跟之前的580EX測試照比較,前者在水滴的凝結程度不及580EX。
Canon 30D 60mm微距鏡頭 2 x 600RX @1/32
|